博士畢業求職 (下) – 策略、管道、告訴自己的六件事

上篇提到求職心態 (mindset) 的感悟,或許有些抽象。本篇就來談一些實際的戰術,藉由分析自己的求職歷程和結果,歸納出我覺得有效的方法與待改進之處。不過碩博士的求職方式似乎差異很大,不同專業領域的求職難易度也有落差,我僅能以生物工程博士找工程相關工作的例子作為參考。

找工作的計畫與策略?

從朋友和自身經驗,我歸納出兩種博士生找工作的策略:「破釜沉舟」「長期抗戰」

「破釜沉舟」策略的目標是最短時間 (三個月內) 拿到工作。透過我朋友的分享,此策略需要全心投入找工作與準備面試。若還沒畢業就暫時放下研究,若畢業了就離開實驗室不再做博士後。這有幾項好處:第一,找工作令人身心俱疲,長痛不如短痛,較不會有長期壓力。第二,不斷修履歷、累積面試經驗,加成效果顯著,技能知識一次補起來效益高。第三,可安排電話面試和 on-site 面試在相近的時間,屆時拿到 offer 也可以有所選擇與談判的空間。

但「破釜沉舟法」也有幾項缺點,第一,國際學生的簽證問題。OPT 三個月內要找到雇主,J1 學生則不能失業,除非找到願意幫忙掛名的雇主。所以能在畢業前執行最理想。第二,這方法比較適合找普遍性高、就業市場大的工作,例如工程師。並不適合找研究型或需要特別專業技術的工作。前者可以靠補強知識技能去競爭機會,後者再怎麼努力只能等待機緣,除非你的專業領域在業界特別熱門。

繼續閱讀 博士畢業求職 (下) – 策略、管道、告訴自己的六件事

博士畢業求職 (上) – 我是誰、我們適合嗎?

經歷博士畢業前後半年的 (業界) 求職過程,感觸良多。一來博士找工作與大學和碩士畢業生不同,二來學術的訓練與業界的要求迥異,三來連續碰壁或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實在考驗挫折忍耐力。

我從 2017 年底開始投履歷找工作,2018 年三月畢業後轉博後,撰文時 2018 年七月。將近一年時間裡,我僅投了二、三十家公司,拿到九個電話面試,也都進到 Onsite Interview,最後約一半給 offer,但因種種因素還是決定近期留在 UCSD 做研究。我並不覺得自己找工作很順利或很成功,畢竟最後不算有找到真心喜歡與契合且能立刻上工的工作,但體悟到求職這件事的一些道理,遂與讀者分享。

找工作就像找伴侶,沒有最好,只有適不適合。有時喜歡的對象並不青睞你,有時喜歡你的你卻不愛,能兩情相悅是種緣分。

這段話是我求職最深刻的體悟。

繼續閱讀 博士畢業求職 (上) – 我是誰、我們適合嗎?

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? 兩個實用的求職工具

前陣子找工作買了幾本求職相關的書來看,其中一本堪稱經典,是Richard Bolles 寫的<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?>。號稱經典的書總會引起我的好奇與質疑,為什麼這本書近半世紀前出版到現在仍十分暢銷 (1970年出版,但每一年都會更新再版)?當今求職書琳瑯滿目,本書有何特點讓它屹立不搖?

書的前半講述求職過程與建議,包括建構履歷、尋找職缺、面試技巧、薪水談判、找工作的mindset,倒與其他求職書無異 (或許它提出時很新穎,現在這想法已是主流)。本書最讓我驚艷與受益之處,來自兩個章節 <Self-Inventory I & II> 的兩個重要的概念與工具:Prioritizing Grid 和 The Flower Diagram

繼續閱讀 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? 兩個實用的求職工具

開礦者與採礦工廠

學術界與工業界的職涯選擇相信是許多博士生想破頭的問題。前陣子我和同為 UCSD BIOE 博班的好友聊到此話題,他提出一個貼切又有趣的比喻來思考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差異,在這裡紀錄開展這個想法,分享給讀者。

學術研究員像是開礦者,在未知的領域尋找礦脈;而業界公司則像採礦工廠,在已知的礦源上高效率大規模地採礦

學術研究像在尋找礦脈,研究員是開礦者。探勘任務十分困難並具有高風險。他們必須下工夫研究附近的地形 (Domain Knowledge) 以利選定開採點 (Hypothesis)。而後必須花費時間和精力開挖 (Experiment),卻不見得能發現礦源。幾經推敲或反覆嘗試如果仍沒有結果,就必須割捨之前的努力,長途跋涉到下一個地點 (Problem/Project) 繼續探勘 。

業界公司則像採礦工廠,勘查者發現礦脈之後,便接手之後的開採作業。以龐大的資源與人力,使開採流程系統化、開採作業規模化、開採效率最佳化,最後能販售礦物 (Products) 賺錢。

開礦和採礦的比喻生動地描述了學界與業界工作本質與目標的差異,幫助我們理解前一篇內容 (學術界 vs. 工業界) 提到的現象:

繼續閱讀 開礦者與採礦工廠

學術界 vs 工業界?

從念博士到找工作的這段時間,不斷思考與探索畢業後學術界與工業界的職涯選擇。我博班少數遺憾之事,是缺乏公司實習經驗,無法親身體驗箇中滋味。我對學界的工作較有深入理解,對業界工作的認識則多透過朋友和面試經驗獲得之二手資訊。因此本篇只能說是分享自己對兩類職涯的觀察與猜想,有待自己和讀者的驗證。

學術界 vs. 工業界的特色

1. [職涯規劃] 長期延續 vs. 快速適應

學術界可以長期 (終其一生) 專注在單一領域甚至目標,歸因於工作的保障和研究方向的自主權;工業界則每一段時期 (短則數月,長則十幾年) 必須轉換計畫甚至領域以因應時代發展趨勢與潮流。

2. [工作型態] 獨立自主 vs. 團隊合作:

學術界從當上PI 開始 (助理教授或研究員) 就能獨當一面地建立自己的實驗室、決定研究方向、管理計畫和學生,就像自己創業開個小公司。相對地工業界則重視團隊合作、分工提高效率。在業界要具有高度的獨立性,通常需累積的經驗和時間會比在學界來得多許多。

繼續閱讀 學術界 vs 工業界?